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类活期”存款利率调降 有望促进企业投资-环球快播报

时间 :2023-05-17 08:11:44   来源 : 中国经济时报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刘慧

多家商业银行发布公告,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于5月15日进行调降。协定存款属于对公业务,通知存款既有对公业务,也有个人业务。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基本上以对公活期存款为主,对百姓的影响不大,对企业会有一定的利息损失,但有助于刺激企业投资并降低融资成本。

通知存款、协定存款被称为“类活期”存款。招商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调降更多是出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大背景的考虑。此次存款利率调降释放了以下信号:首先,减轻了银行息差压力。本次下调将引导银行的对公活期成本下降,存款降价叠加资产端让利压力趋缓,银行息差、盈利将合理修复,有利于增强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其次,减少企业及居民的短期存款意愿、促进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后续来看,利率调降对市场的影响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规范银行的协定存款定价秩序,减少存款定价的无序竞争。此前,部分中小银行的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定价过高,会对遵守自律机制、定价较低的银行产生揽储冲击。存款利率调降后会普遍降低中小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减少中小银行间揽储恶意竞争,对股份行及国有大行影响较小。长端利率下行仍有空间,市场降息预期升温,但大概率会落空。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宋效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高息协定、通知存款较为普遍。目前“类活期”存款估计占中小银行存款的20%,推动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升。因此,目前银行负债成本有调降的必要性。在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一些银行为竞争市场份额,被迫提升存款利率。特别是在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有限的情况下,存单和资金利率过去几年并未出现明显趋势性下降,这造成理财、货基等产品收益率居高不下,进而使得存款难以出现趋势性下降。从市场角度看,此次存款利率调降能降低金融市场交易费用,加速资金周转,从而提升资金、市场运转效率。对于普通储户来说,存款利率下降意味着利息收入减少,也会对个人理财产生影响。

普华永道中国内地金融业合伙人谢莹对本报记者表示,此前由于吸存揽储竞争大,造成部分银行的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定价过高。此次利率调整会规范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的定价秩序。利率调整也会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降低对公业务的成本负担,维护银行合理息差水平,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存款利率的下调是趋势,储户应结合自身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等去配置资产。风险偏向保守的投资者,可以购买国债,流动性相对灵活的存款产品或者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未来货币政策会有哪些变化?李湛表示,货币政策充裕延续,但解读为边际再宽松为时尚早。2022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例会均表明当前货币政策基调未变,“精准有力”仍是第一要求,在此基础上强调“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本次调降意味着当前长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间,但这一调降是针对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自律上限,而非直接调降挂牌存款利率,市场不应视为降息的确定性信号。疫情以来,企业及居民存款增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超额储蓄,本次降低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可以降低企业、居民的储蓄意愿,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居民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复苏。只有经济复苏,企业、居民对后续的收入信心才会回升,进而形成储蓄转化为投资、消费进而再转变为企业、居民收入的良性循环。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