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全球简讯:市场因素驱动存款利率调整 银行让利实体空间更足

时间 :2023-06-09 08:25:34   来源 :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近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引发关注。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4月以来,多地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对下调存款利率的探讨。而近日,又有多家国有大行下调部分存款利率,涉及人民币、美元币种。


【资料图】

“本轮存款利率调整主要受市场因素驱动。”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劲松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利率变化、银行自身存款的供求关系以及息差变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了本轮利率调整。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改革引导市场调降存款利率

据悉,部分国有大行于6月8日下调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5个基点,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

对此,李劲松认为,本次各大行主要进行了两端调整,短端活期存款的利率适当下调,长端则是两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包括大额存单利率进行下调。“这对银行后续降低负债成本,进一步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大有帮助。”他对记者说。

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系统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贷款利率降幅明显。2023年3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95%,较2019年12月下降了1.17个百分点。而存款利率也主要经历了4轮调整,分别在2021年6月、2022年4月、2022年9月以及2023年4月。

第一次发生在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自律机制完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乘倍数改为加点确定,事实上推动降低了中长期存款利率上限。

第二次发生在2022年4月,当时人民银行进一步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1月,1年期LPR已经下调了10个基点。在此之后,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下调了其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也相应下调。

第三次发生在2022年9月,由于8月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6家国有大行以及招商银行率先下调了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随后,其他股份制银行以及部分中小银行跟进。

第四次发生在2023年4月至今,多地多家中小银行下调了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由于2022年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滞后,此次下调更多的是一种“补降”。

“总体来看,存款利率水平主要源自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有效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李劲松看来,对不少银行而言,一季度指标实现“开门红”后,二季度存款量的考核压力趋弱,这也是现阶段出现存款利率下调的一个市场驱动因素。

存款利率下降有助于缓解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更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受访业内专家多次提到,本轮存款利率下调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商业银行息差面临收窄的压力。根据兴业研究数据,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20年末的2.10%下降至2022年末的1.91%,下降了19个基点。

对此,梁斯分析认为,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出现下降,居民倾向于持有更长期限存款锁定利息收益,一定程度上导致存款出现定期化、长期化的倾向,导致银行负债成本抬升,加剧了息差收窄压力。在此情况下,银行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综合考虑自身经营情况灵活调整存款利率。

“这也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在持续显效的结果。”梁斯认为,这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维持银行负债成本和净息差稳定,从而实现持续性稳健经营,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对于不同银行而言,承压的程度有所差异。李劲松坦言,从整体趋势上看,所有银行都面临着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但是相比大行,中小银行在客户基础、定价能力、监管要求等方面差异化较大。

在梁斯看来,当前,主要银行根据市场变化,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也有可能陆续跟进调整。“此次存款利率下降后,预计将继续带来示范效应,中小银行大概率会同步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梁斯分析称。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X 关闭